1、主要内容 基于日常新闻阅读衍生的想法。 力求不只表达立场、不顾虑公开曝光而曲意逢迎,展示客观的思考过程和分析角度。 每周3篇。 2、你将无法获得什么? (1)无法获得人脉。 这将是个纯粹的专栏,与订阅杂志一样,只是将“媒体替读者支付稿费”变成了“读者共同分担稿费”。 (2)没有立场满足。 如果你是为了呼应立场,玩支持还是反对的游戏,那么这里可能会让你失望。 (3)没有人生经验说明。 我们都是自我认知的囚徒,不要寻求强行理解与替代。 3、为什么选择订阅? 避免写作变成软文生意,彼此多为纯洁付出点代价。
三次短线操作的备忘录
去年全面股灾时痛定思痛,给自己定了个原则,决定“不拿一年的股票决定不买”。
半年后,股市在面前反复横跳,终于击穿了我冰清玉洁的心理底线。一个邪恶念头逐渐冒了出来:
既然我......
Some information on social issues
年后见了一些某部门的朋友。照例,在见这些朋友时,我喜欢问一个标准问题:
你怎么看待未来五年的中国发展情况?
有些答案很好玩。
某个财经作家告诉我:我们现在还在......
带父母远行
起因是不想春节回家。完全自私的理由。
父母之外,故乡无甚值得牵挂的人。早些年还有几个老朋友询问何时回家,疫情三年后,只剩下一个朋友了,还会每年如约打来电话。
从18岁离开......
电子书阅读渠道的若干Tips
我应该是率先拥抱电子书的一批人。
亚马逊最早出的kindle第一个版本我就购买了,此后,出门的必备物件里,kindle的重要性仅次于手机(第三是我的耳机)。
纸质阅读体验......
近期书单(2024.12-2025.01)
近期工作颇繁琐。生物钟也紊乱起来。总是凌晨三四点钟才能睡着,一睁眼又是上千条未读消息。
留给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。形成一个恶性循环:未读消息、短视频和人际沟通,构成了极度喧嚣的世界,这......
年终与未来若干年的若干感想
年末,繁文缛节颇多。文字材料是最容易接受的部分。写作也是一种难得的完整思索时光。
年终总结今年的工作,徒生很多虚无感。在这样一个激烈的时代里,我们什么也做不了,无法记录、言说,无法改......
一次消费主义的网络升级
消费是最小剂量的生活刺激品。越是被事务性工作填满,人就越倾向于得到一些快捷的满足。
而消费,是所有满足里最容易的部分。下单,期待,拆箱,体验,然后束之高阁,继续下一次下单。一次花钱,......
惯性、本能和直觉
近来工作有些变化,从原本单核处理即可变成了多核多任务并发,同时要满足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不定期需求。
在各个群里被艾特,同时要参加不同会议,变成工作的常态。
光是卷会议卷材......
普通人如何在大放水中保住自己的财富
继上一次在牛市之中保住财富的话题后,没想到,又来了“更加积极”和宽松的大放水。
正好最近搜集到了一些关于经济形势基本面的信息。供批判:
(1)某一线城市四季度增长数据断崖......
努力活在更少废话的世界
“我每周都要吃一顿方便面,我告儿你,方便面那味儿就是不错”
“韭黄你知道吧,韭黄就得吃应季的”
“对,苏州,苏州你知道吧?就南方那地儿,我去过”